当前日期:

心理健康

报喜亦要报忧

时间:2023-04-26  来源: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  作者: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  点击数: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习惯性举动——“报喜不报忧”。对于求学在外的大学生,“报喜不报忧”好像成为了一个默认的选择。

为什么“报喜不报忧”?有些同学认为压力和烦心事即使告诉了爸妈,他们也帮不上忙,只能跟着白担心;有些同学渴望独立,陌生的求学环境也在促使自己不断走向独立,开始希望学着做大人,自己解决问题;有些同学则害怕让父母失望,不愿意将自己的失意展现给父母;还有的同学认为父母和自己有“代沟”,“说了他们也不理解”。有了以上种种想法,不少大学生面对烦恼和麻烦时,不愿意报忧,更倾向于自行解决或通过其他渠道倾诉、求助。

诚然,报喜不报忧是我们趋于成熟的表现,但“报喜亦要报忧”则是更为优化的相处之道。

让父母为你的事情担心,一定是对他们的伤害吗?

试想一下,如果你有孩子,你是否愿意为你的孩子操劳?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愿意的,如果能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,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非常幸福。这一点在年老的父母身上尤其显著,本来他们感觉自己老了,不能为孩子做更多的事,心里感觉自己越来越没用。但是,如果孩子们能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,父母就能够安慰他们、关心他们,或者做点什么。即使对孩子的帮助没有那么大,他们也会感到自己还是有价值的。

《亲密关系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一段亲密关系是两个人不断靠近的过程,需要不断勇敢的自我暴露”。暴露问题,可以更好的完善自我。父母往往更愿意接纳子女的不完美,学着做大人的我们别怕向父母展露自己脆弱的一面,勇敢暴露,父母是无比在意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,也会欣喜于你展现更鲜活的自己,有喜也有忧。

在心理学上,人人都需要“社会支持体系”,这个体系是人遇到难题时的重要情感支持来源。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,无论一个人多么坚强,他也只是肉体凡胎,筑不成铜墙铁壁,长时间承受巨大的压力,必然会受到损伤。当我们突遇重大打击,或者长期受到某些问题的困扰,社会支持体系就是我们的情感后盾,支撑着我们保持一个正常、积极的生活状态,而父母是社会支持体系中最核心的力量。

即便是担心父母不理解,也不必过于忧虑。两代人的差异不可避免,但这意味着交流更不可或缺,我们虽然已经都已成人,但还未百分百独立,需要父母经过时间沉淀的人生建议,而父母也需要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需要和依赖。在这样的过程中,我们和父母的情感得以联结,理解也得以加深。

在成长路上,我们有自己的独立、倔强和顾忌,希望独当一面,披荆斩棘,但也别忘了父母,他们也需要我们回望的眼神,需要知晓我们的动态,把握与父母沟通和自我独立的平衡,更需要寻找更舒适的“报喜亦要报忧”的相处模式。

太阳集团官网

党委办电话:028-86290875  行政办电话:028-86290872  就业办电话:028-86290871

通讯地址: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二教学实验楼  邮编:611130

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  版权所有:suncitygroup太阳新城(中国)集团官方网站